第628章 营销之道-《沈烈张静修小说全集阅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沈家庄对面的酒场中,新盖好的青砖瓦房,规划的十分完善,酒窖、粮仓、蒸馏设施、炉灶、水井……
    一应俱全。
    大清早。
    沈烈便早早来到了酒场,与几位重金聘请的老师傅,谈论着这华夏美酒的博大精深。
    要说蒸馏白酒这玩意儿,便是在大明出现的,之所以没有流传起来,是因为这个年月的白酒使用高粱,苞谷等物酿造。
    人都吃不上饭了,哪有那么多粮食来酿酒。
    只有黄酒……
    还是普通人难以承担的奢侈品,什么花雕,女儿红,秋露白,那是只有富户才能消费的起。
    可要说说起蒸馏技术,这玩意早在一千年前便出现了,因为海昏侯墓中,便出土过一件青铜蒸馏器。
    而如今。
    随着沈家庄,还有天津卫一带开始大规模种植番薯,那堆积成山的番薯干,让大规模酿造白酒成为了现实。
    雾气朦胧中。
    酒香四溢。
    春雨潺潺。
    沈烈与李时珍并肩而行,一边谈论着这源远流长的酒文化,竟然……这个时代的人便知道将头酒舍去。
    因头酒中甲醇等有害物质含量较高。
    尾酒止余。
    “花散而味淡”。
    并且让沈烈大吃一惊的是,李时珍虽不好酒,可是他竟然懂得蒸馏时,蒸馏出来的酒的质量,是随蒸馏时间发生变化的。
    甚至。
    这位医圣还将这些似是而非的技术,煞有其事的写进了他的《本草纲目》中。
    原本如下。
    “烧酒,面有细花者为真,小便清者,以头烧酒饮之,即止。”
    瞧着李时珍对着酿酒之道如数家珍。
    侃侃而谈。
    让不好酒的沈烈目瞪口呆。
    甘拜下风。
    好嘛!
    这位大夫懂得还真多。
    此时。
    亲兵来报。
    不少接到公文,前来点卯的旧官员已经来了不少,正在外面侯着呢,随着李时珍露出了茫然之色。
    沈烈却微微一笑,轻声道:“走,瞧瞧去。”
    片刻后。
    酒场大院中。
    上千个赶来赴任的旧武官,挤在一起,用狐疑的目光左右打量着,窃窃私语的议论着什么。
    “这……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呀?”
    一脸懵。
    困惑中。
    却只见一位穿着飞鱼服的英武青年,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,从那酒场中走了出来,众武官便赶忙抖擞起精神。
    上前参拜。
    第(2/3)页